|
菏泽东元花卉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洪为 总经理 |
电话:15806721929
|
手机:15806721929(微信同号) |
13176216056☎15215304379(微信同号) |
E-mail:lhw_peony@hzdypeony.com |
|
|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天香社区320号 |
乘车路线:市区乘3路,火车站乘50路公交车到牡丹办事处下车即可。 |
腾讯地图可以搜索公司基地:菏泽市牡丹区美卉花卉有限公司导航到达 |
|
|
天香国色遍长安 |
|
|
天香国色遍长安 |
|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这是唐代诗人李正封赞美牡丹的诗句。当时的皇帝唐文宗李昂听了这两句诗很赏识,从此牡丹便获得了“国色天香”的美称,传遍京都长安,流誉千年史册。 长安,就是现在的陕西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lO世纪,共约2100年间,先后有用、秦汉、隋、唐等11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使长安成为我国建都最早、时间最长的古京城。 千百年来,我国历代人民在以长安为中心的美丽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庄严古朴的城墙,高耸云霄的大雁塔,气魄宏大的碑林,雄伟壮丽的兴庆官建筑群,都在倾诉着古老的辉煌,抒发着豪迈的诗情。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唐代,京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对外交往频繁、万邦来朝的世界大都会,人口达百万以上,外国使节、侨民、商贾、僧侣云集,宫阀巍峨,寺观林立,贸易繁荣,一派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这个太平盛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京都长安的皇家宫苑,富豪士绅宅第,民居院落,寺庙园圃,到处栽植着雍容华贵的牡丹,到处炳耀着牡丹艺术的光辉。 大诗人李白应唐玄宗召请,在沉香亭畔即席挥洒,写成三首《清平调》,其中一首写道: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这首七言绝句娇娆浓艳,字字含香,成为吟诵美人名花的千古绝唱。在盛唐时代,长安城内,无论王族贵胄、达官显宦,还是文人墨客、平民百姓,都种牡丹,赏牡丹,于是牡丹苑囿繁荣兴旺,牡丹诗文、牡丹绘画、牡丹雕刻、牡丹歌舞盛极一时。 1000多年过去了,至今,沉香亭牡丹圃、慈恩寺牡丹园、化觉巷清真寺的牡丹砖雕、石雕、木雕,还向人们展示着那个牡丹盛世华贵富丽的审美时尚和气势磅礴的创造激情。 西安市东郊的临漳县骊山自唐代开始大面积种植牡丹。据柳宗元的《龙城录》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曾把洛阳花师宋单父召到驱山,种植牡丹上万棵,颜色品种各不相同。从此,骊山成为京都长安附近的一个巨大的山岳牡丹园。 如今,古城西安牡丹的繁华和社会的繁荣与盛唐时代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历史的螺旋已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昔日禁卫森严的皇宫内苑,如今已成为广大劳动人民观光、游览的胜地;这些容光焕发的牡丹群不再是帝王嫔妃们的掌中之物,而成为西安人民缔造新生活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缔造崭新文明的象征。 在牡丹飘香的骊山脚下,秦俑兵阵揭开千古帐幕,重见天日,使五大洲的来客睁大惊奇的眼睛,慨叹这不可思议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西安牡丹、骊山牡丹正在这个崭新的牡丹盛世,走出悠远古老的酣梦,去描绘新时代的壮丽,去创造新世纪的恢宏。
|
|
|